“漫漫长征路,巍巍红军魂”。8月3日,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井冈情 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第五期)学员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军的一天”体验活动。广东海洋大学追觅仰望实践队的队员们,满怀敬仰与期待,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旅程。
黄洋界远眺:人民群众之力,铸就胜利丰碑
当天,广东海洋大学追觅仰望队到达井冈山黄洋界。黄洋界,作为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见证了红军军民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队员们随着现场教学的讲解,进一步了解了这段峥嵘岁月,红军战士不畏牺牲、勇于奋斗的形象跃然纸上。
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依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宗旨。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才能在新时代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胜利,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坝上急行军:穿越时光,磨砺刚毅之魂
追觅仰望队的队员们在茅坪镇坝上村集合,怀揣着对井冈山峥嵘岁月的无限敬意,携手并肩,踏上了崎岖不平的山路,决心重走那段光辉而又艰辛的革命之路。
沿途泥泞的山道蜿蜒曲折,队员们沿着革命先烈曾经踏过的足迹,感受着那份跨越时空的坚韧与执着。在这一刻,追觅仰望队的队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那些英勇的红军战士并肩作战,共同为了革命的胜利而勇往直前。
自制红军餐:点燃希望,锤炼坚韧之魄
追觅仰望队的成队员们沿着红军昔日的光辉足迹,在坝上村民的热情邀请下走进村民家中。他们捡柴生火,自做红军餐。村民向队员们讲述了井冈山地区流传的红军故事,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红军在物资极度匮乏条件下依然保持的乐观主义精神。
队员们和村民围坐一起,共同回忆红军的英勇故事,探讨当地的红色文旅的发展前景。通过交流,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坝上村的红色资源开发情况,这不仅推动了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民宿产业的兴起。这次交流不仅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激励着队员们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八角楼沉思:实事求是之光,照亮革命新径
踏足于庄严的八角楼革命旧址,实践队员们的心随着老师的深情叙述,缓缓沉入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八角楼的灯火,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夜空,更点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方向。
实践队员们在此沉思,深刻认识到:实事求是,不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更是我们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所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唯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编红军草鞋:以手系情,传承井冈精神
带队的刘老师向实践队员们深情地讲述了红军草鞋的由来和演变历程,特别强调了草鞋作为红军的"护家宝"和"传家宝"的深远意义。
队员们怀着对红军的崇高敬意和对井冈山精神的无限推崇,认真观摩学习草鞋的制作过程。在草鞋的编织中,队员们的心灵与红军先辈们紧密相连,每一次编织都凝聚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憧憬。草鞋的制作不仅是一次技能的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红军的一天”让广东海洋大学追觅仰望实践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刻体验了红军的艰苦岁月,红军精神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青年学子们将铭记光辉历史,向革命前辈致以崇高敬意,将井冈山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承,发扬光大。(陈建峰 刘嘉欣)
上一篇 北大清华暑期开放校园参观